防雾霾四大误区,看了这些能救命。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新风网
雾霾围城
雾霾围城
当前离线
- 积分
- 626
140 主题 | 140 帖子 | 626 积分 |
---|
高级会员
- 积分
- 626
- 发消息
发表于 2016-11-30 20: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板,来一份川味雾霾,多加霾# 本以为最近会被“超级月亮”刷爆朋友圈但事实证明小编是图样图森破啊昨天的成都已经赶超了北上广光荣挤进了前五小编由衷的感慨——”厉害了,你的蓉城“ 雾霾以强大的实力让我大成都深陷十面”霾“伏就连小编的朋友圈都未曾放过 雾霾来源永远都是个谜相关部门永远在努力但是只看段子,不讲科学,是不明智的 那就让我们来讲讲雾霾这个神奇的东西提起雾霾就会想到PM2.5认为PM2.5就是雾霾两者就是同一种事物但其实两者并不是等于关系应该属于包含关系那为何会有这种误解呢要弄清两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 PM2.5是什么 PM是英文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的缩写,2.5则表示这种颗粒物的直径。颗粒物一般分为两类:PM2.5和PM10。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已到达肺泡的临界值。PM2.5以下的细微颗粒物,人体的鼻腔、咽喉已经挡不住,它们可以一路下行,进入细支气管、肺泡,再通过肺泡壁进入毛细血管,再进入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PM10是直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体积是的PM2.5的64倍,咽喉是PM10的终点站,咽喉表面分泌的黏液会粘住它们,可以通过吐痰排出,所以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大。 雾霾是什么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我们常说的雾霾其实是雾和霾的组合,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简单地说,空气中细微的水珠是雾,属于液体,而霾则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微小尘粒、硫酸、硝酸、可吸入颗粒物等粒子组成的。它能使空气变浑浊,能见度降低,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是雾霾。两者结合的情况,形象的比喻一下,就是小孩子玩泥巴,把沙泥和水混在一起,又混又脏。 两者的关系 PM2.5只是雾霾的其中一种组成部分,两者属于包含关系,并不是对等关系。PM2.5颗粒物是构成霾的主要成分,对人体的伤害最大,是导致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PM2.5对雾霾天气的形成有促进作用,雾霾天气又能进一步加剧PM2.5的积聚。雾霾天,空气中的湿度较高,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气体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PM2.5颗粒物,PM2.5的积聚也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 成都雾霾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从对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综合来源解析结果来看,在PM2.5中,机动车贡献最大,占到27.3%,其次为燃煤和扬尘,分别占25.1%和20.8%。而在PM10中,扬尘贡献最大,占25.4%,其次为机动车和燃煤,分别占24.7%和23.3%。so,成都市已经启动该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黄色预警,相关部门紧急出台相应对策。 建议暂停中小学、幼儿园户外体育课,公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汽车上路行驶。成都一二圈层内除重点市政工程外,工地停运三天。加大路面冲洗除尘,从平常的每天1-2次增加到5-6次。都做到这样了,小编想这空气总该好点了吧 雾霾天一到,网上各种防护“神技”也不断,很多人会选择“全副武装”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护,然而有些“神技”其实并不靠谱,甚至会适得其反。防雾霾这几大误区,看看你是否中招? 误区一:口罩篇 ①医用、棉质口罩也可以防PM2.5? 市面上常见的医用口罩,在设计上主要是以抗菌,抗飞沫为主,可以阻挡直径大于4微米的颗粒,但对付PM2.5的颗粒物还是不够用的。活性炭口罩可吸附有机气体及毒性粉尘,不具杀菌效能,更无法阻挡PM2.5颗粒,适用于喷漆作业或喷洒农药时。普通无纺布/棉布口罩用的是纤维/棉布材质,可以把大的颗粒阻挡住,但对PM2.5没有效果。 ②所有人都适合佩戴n95口罩? 在选择口罩的时候,并不是选择等级越高越好。口罩的防护等级越高,也就意味着对正常呼吸的阻力越大,呼吸越困难。N95定位于给工业领域的劳动者提供专业防护,虽然可有效阻挡PM2.5以下的可吸入颗粒,但使用前需经佩戴训练与密合度测试,因为透气性差,呼吸阻力大,戴上后会有胸闷、不舒服的感觉,佩戴时间不宜过长,并尽量选用带呼吸阀版本的。老人、孩子、孕妇,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不建议佩戴。 ③防护口罩是一次性的?能洗吗? 一般的3M的口罩,设计也就是在工业条件下用8小时,如果只是每天上下班戴一下,一般1-2个星期左右换一次。如果每天使用时间超过4-5个小时的,建议2-3天更换,当然此类口罩是不能清洗的。如果一旦口罩脏污、损坏、变形、或呼吸阻力明显变大,就应该及时更换新的。 误区二:饮食篇 吃木耳猪血能防PM2.5? 网上流传吃木耳、猪血能清肺排毒,用来防雾霾,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PM2.5是通过呼吸进入到肺泡,而木耳、猪血等是进入消化道吸收进肠胃,对呼吸系统中的PM2.5显然难以触及。之所以流传各种动物血制品能“清肺”,或许是因为这些血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血红素铁,有助于裹挟一部分消化道中的杂质形成黑便排出,被大家误认为把肺里的毒素排出来了。 专家表示希望通过饮食来调理、清除污染物,几乎不可能。尤其是像空气污染较重的时候,仅仅靠吃这些食物来“清肺排毒”,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事实上,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类污染诱发的疾患,食疗难有明显的作用。但从保健的角度来说,食疗是值得提倡的辅助预防措施。因此雾霾天可以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蛋白质等营养素的食物。比如菠菜、胡萝卜、南瓜、橙子、黄瓜以及鱼、蛋、奶、大豆制品等。 误区三:空气净化器篇 空气净化器越贵越好? 近两年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国内空气净化器市场发展迅速,国内外各种品牌的空气净化器层出不穷,价格也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绝大多数品牌的净化器在销售宣传中都会夸大其作用,号称净化率达99.99%,人们在选购的时候往往认为价格越高,标注的净化率越高,效果就越好。但前段时间消费者协会在多款净化器测试时发现,部分 “专业级”的品牌让人大跌眼镜,上万元的东西表现却很差劲。 空气净化器的核心是滤网,购买前要先区别污染物种类再选择功能,如果要过滤PM2.5颗粒,国际公认最好的是HEPA高效过滤技术,对空气中的过敏原,如螨尘、花粉、病菌、二手烟、灰尘等微小颗粒,针对0.3微米的粒子净化率可达99.97%。同时也要熟记净化器的硬性指标,即洁净空气量CADR,CADR值越高代表产品的净化效能越好。计算使用面积的公式为:适用面积=CADR×0.1。 另外,空气净化器如果长时间不清洁滤网,会滋生细菌,降低净化效率,所以要定期清洁更换滤芯, 一般半年要更换一次,环境较差、灰尘较多的家庭3个月最好换一次。 误区四:护肤篇 “防霾”化妆品真的防霾? 随着我国多地频繁出现雾霾天气,一些化妆品销售商家也趁机推出号称可“抗雾防霾”的产品,借此误导消费者增加商品销量。很多普通的化妆品用小字写明“抵御PM2.5”“隔绝霾毒”“可以修复被PM2.5损坏的细胞”等字样,如隔离霜、BB霜等都具有这种功能,但这些护肤品的标注上根本没有查找出有关防霾的内容标准。 事实上,目前我国尚未出台针对抗雾霾化妆品的相关标准,有关“产品具有防霾功效”的宣传无法获得国家相关检测机构验证,存在虚假宣传之嫌。一些保湿霜或隔离霜产品不仅不能隔离空气中的细颗粒物,如果一味地听信其宣传,将产品厚厚地涂抹在脸上,反而更容易吸附细颗粒物,从而增加皮肤过敏的风险。 很多人习惯睡前洗脸,其实如果空气不好,应该把洗脸时间提前。如果没有化妆,只需用温和的洗面奶洁面,不需要刻意用卸妆油洁面,去污能力太强的卸妆油反而会过分清洗掉油脂,反而不利于皮肤的自我保护。同时做好补水保湿工作也非常关键。 所以以后别问我咋不上天就这空气质量,上了天还得了 栖于山水, 乐在乡途 世界很大, 还有千百种你没有见过的风情, 怎可就此浪费, 即便不能牵手走过, 也想将这美景与你同享。 (微信公众号:x-tours) |
防雾霾口罩能洗吗
,
四大误区狗腿,
3m防雾霾口罩哪种好,
防雾霾口罩多久换一次,
防雾霾口罩的正确戴法猜你喜欢